社會
法音集—佛教典故11
守成法師
04/12/2013 08:3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相互誑惑

 

從前印度有一土木工程師,技藝精巧,鬼斧神工。有一次,作一木女,端正無雙,衣著嚴飾與世女無異,亦來亦去,亦能行酒侍客,唯不能言語。時有一畫師,人皆稱之畫聖。木師聞之作好飲食,即請畫師。畫師既至,木師即使木女行酒擎食。畫師不知,謂是真女,遂即邪思,念之不忘。

 

時日已暮,木師即留畫師住夜,並留木女立侍其側,便語客言:「我先就寢,暫不奉陪。」主人已去,木女立侍左右,客即呼之,而女不應,客謂此女羞澀,便以手牽之,始知是木女,知受主惑,深自愧惱。於是畫師圖以報之,即於壁上畫作己像。所著衣履,與身不異,以繩繫頸,裝似絞死,再畫蠅鳥,著其口圂,作已閉戶,自躲床下。

 

翌日清晨,主人出見,見戶未開,即從門隙中窺視,唯見壁上絞死客像,主人大怖,便謂真死,隨即破戶而入,以刀斷繩。於是,畫師從床下出,木師一見,羞愧無既。畫師即言:「汝能誑惑於我,我亦能誑惑於汝。」至此客主情畢,不相負也。二人相謂,世人交互誑惑,孰異於此,因之,各捨親愛,出家修道矣。

 

按:虛幻不實,生滅無常之一切諸法,乃是仗因托緣而生起,其體本空,了無自性,迨至一期因緣分散時,其相即滅,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於此聚散生滅之法相上,有以之遍計為實有者,有以之明達為夢幻者,因計之為實,所以六根貪染六塵,六塵誑惑六根。於貪染和誑惑之下,則五趣升沉,受苦無既,所以怡山發願文上說:「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迷淪苦海,深溺邪途。」果能達之如幻,六根緣六塵時,則不起貪著,於境不著,則外塵之誑惑,即無機可趁矣。龐蘊居土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工夫至此,可謂心法雙忘,真光透發。

 

所以證道歌上說:「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學佛法者,是為啟蒙發智,反迷成悟,取證無上佛果。欲達斯願,首貴清淨六根,於六塵不生愛戀,純和三業,於梵行欲精勤進趣。由是,日久功深,目的不難達成。

 

愛為禍魁

 

從前有一清信士,持戒清淨,絲毫不犯。平時與一位已棄重擔,生死永盡,逮得神通之羅漢僧親善。未幾,清信士卒染困疾,醫藥罔效。是時,其婦悲苦,終日愁腸,謂其夫言:「卿我共為夫婦,一向恩愛異常,而今卿獨為病所困,使我肝腸寸斷,以何方法,分病令輕,設卿一旦無常,則我何所依附,加以子女孤單,復何恃怙。」夫聞婦言,益懷愛戀,大命將至,應時即死。因愛戀至切,魂神轉生其婦鼻中,化作一虫。其婦哀嚎慟哭,不能自止。

 

正值斯時,羅漢僧至,一見友婦如是哀慟,故軟言慰唁,令捐愁憂。不料婦見僧至,倍加悲戚,淚涕橫流。是時,蟲自鼻涕流出,忽然墮地,婦見蟲出,即生慚愧,立時舉足,欲以踏死。聖僧告曰:「止,止,莫殺,是蟲乃汝之夫婿化作。」婦言:「我夫在日,奉經持戒,精進不懈,何緣再生,轉形作蟲?」聖僧答曰:「因其在日愛戀繫縛,不忍分離,故今生為蟲,在汝鼻中。」

 

於是,聖僧即為蟲說法:「卿於人中精進奉經持戒,福應生天受樂,但因卿一念恩愛戀慕之想,今生墮此蟲中,我今為汝授三自歸,願汝一念回光返照,則可以矣。」蟲聞是言,即生意解,便自剋責,俄而命終,轉生天上,得受妙樂。

 

按:人將死時,對自身及身外之產業妻孥等,特起一種恩愛煩惱。因是煩惱而潤業種,因是業種招感未來之苦果,所以《華嚴經》上說:「業田愛潤無明覆。」修學佛法之出家眾,其之所以要割愛辭親,剃髮染衣者,乃因恩愛害道如毒藥,為不妨害學佛道之起見,故發心出家。從恩愛繫縛中脫出,不落愛見之坑,邁進菩提之路。

 

然而修學佛法之在家眾,除有至性、毅力,工夫有把握者,不為愛所纏縛。否則,終因周遭之環境熏染,頗易於墮入愛網,《出曜經》上說:「頗有眾生,墮愛網者,必敗正道。」愛不重,不生娑婆,我人輪迴六道,以愛為根本。《圓覺經》上說:「輪迴愛為根本。」又說:「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由此可見,無論生離死別,愛戀實在要不得。

 

身安道隆

 

佛五百弟子中,有二須菩提,一為解空第一須菩提,一為著好衣第一天須菩提,前出長者種,後出王者種。所謂天須菩提者;因其五百世中,常生天上,受勝妙樂,而今下生王家,食福自然,未曾匱乏。其出家後,因不慣佛制出家眾之約身守節,粗衣惡食,草蓐為床等淡泊生活,意念退返王家。

 

一日,佛受波斯匿王請,天須菩提即詣佛所,辭退而還。阿難見此情況,即語之曰:「君何辭意堅決,且住一夜,明日再論。」天須菩提曰:「尊者屋舍,尤為簡陋,如何可止?且至白衣家一宿,明當還歸。」阿難曰:「但願君住,今當裝飾住所。」於是,即往王宮,借用種種座具,幡蓋香華,嚴飾皆備。天須菩提便於中止宿,由是以適身心,意便得定,加以反復思維四聖諦法,至後夜時,即證得阿羅漢果。

 

翌日,阿難白佛,一夜之間,天須菩提已證聖果。佛語阿難:「夫衣有二種,有可親,有不可親,若著好衣,益其道心,此可親近。若損道心,此不可親近也。是故阿難,從好衣得道,或從弊惡衲衣得道,所悟在心,不拘形服,所以稱天須菩提,為著好衣第一也。」

 

按:修學佛法者,著衣之好惡,並不在其道心之有與無,山林水邊之苦行僧,遊方參訪之雲水僧,其衣著等,誠夠得上所謂「衣雲帶竹,帽海鞋江,隨身二斤半,一缽千家飯,」並不亞於佛世比丘之生活。觀夫城邑聚落之佈教師,大寺小庵之住持僧,其衣食住之富麗,與前者對比,何啻雲泥之別。因之,有一份重外表者,讚歎前者道隆,譏嫌後者放逸,其實真明佛法者,了知道悟於內心,非拘泥於外表,如因衣物之好惡,有調攝身心。增進道業,則不妨隨各人之所好,以應所需。所以佛化眾生,觀機設教,所謂「法無定法,定法非法」,目的唯在了悟自心也。

 

《涅槃經》上有某比丘久行苦行,不得道果,後至佛所,佛命阿難,將其安住精舍,聽任所需,未久即獲聖果之故事,與此天須菩提之故事,可謂無獨有偶。總之,修道者之資身之物,當崇尚隨緣,勿以貪求為是。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