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法音集—佛教典故5
守成法師
20/11/2013 07:1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庸人自擾

 

從前有一個人,非常的愚騃。有一天,從家裡出遠門,因跑久的關係,感覺得口裡很渴,於是他到各處找水吃,結果在山麓下找到一隻貯水的木桶。水從高山上彎彎曲曲地流進木桶裡,既清淨又很清涼。他喜歡得手舞足蹈,有說不出的快樂,遂大飲一頓。飲好以後,即便舉手語木桶說道:「我現在已飲好了,水不要再流進來。」水是無情的東西,那能因他一說即不流呢?除非是個有神通的人。他說過以後,見水仍然照流如故,誰知他的痴氣大發,便瞋恚的高聲說道:「我說的話,你為何不聽?如再不聽......。」是時剛巧有一人走來,見他這樣愚蠢可笑的舉動,便語他道:「汝太愚痴,毫無智慧,汝何不走開,而在用言止水,有何效果?」於是將他挽卻牽至原路去了。

 

按:這則故事的寓意,是說明世間上的人,亦如愚痴漢飲水一樣。人們為了生死的渴愛,去飲那五欲的水,一旦滿足了五欲以後,對它也會生起疲厭的心情。於是有如愚痴漢飲足了水,便作是言:「汝等色聲香味觸,從現在起不要使我再看見啊!我已不喜歡汝等了。」然此五欲的塵境,仍相續不斷地在人們六根門前表演。愚者見之,便復瞋恚的說道:「我已警告在先,汝等何復更生而使我見之?真是可惡之極,現在汝等立即為我快點滾開。」這時有一智慧之人來語之言:「汝何愚痴若是,既為五欲之所疲厭而要遠之,宜當收攝汝自己的六根,尤其要關閉汝之心意,使妄想不要生起,妄想不起,則便得解脫了。汝何苦對五欲瞋恚,命令不生,有如那愚痴漢飲水一樣哩!」

 

願行成事

 

佛在世時,有一優婆夷,逐日往詣佛所,盡虔供養,始終一如,未曾有懈。佛見其懃懇如是,知而問曰:「汝修供養,欲何志願?」優婆夷白佛言:「弟子所修供養之福,願欲現世得生四子。」佛問:「汝為何別無所求,而獨願生四子?」答曰:「若得四子長大後,令一人從商,貿易積財。令一人主治農作,六畜五穀,耕畜聚利。令一人求官食祿,覆蔭門戶。令一人出家學道,道成還度父母,及一切眾。求四子者,正為此耳。」佛言:「滿汝所願,寬心等待。」優婆夷大喜,為佛作禮而去。

 

未久生一麟兒,聰明黠慧,其母愛之,世間無比。子後長大,便問母言:「慈愛何以太甚?」母語子言:「本願四子,各從一業,今唯得汝一人,是以痛愛若此。」子聞母言,深感母志。於是,先行經商,未久得巨錢財。次安田業,穀盈倉庫,畜牧無數。次求學問,仕進顯達,娶妻生子,遽成豪門。一日,子白母言:「母願四子,各付一事,我今已代為三,唯有出家作沙門事,懇請慈母,割愛為荷?」其母念言,此子才能超群,所作不凡,即使生得四子,猶恐難成其事,今已三事逾於本望,如允其出家,必能成道。

 

於是,應其所請,囑為道業精進。子辭母後,往詣佛所,求作沙門,淨行梵行,精勤不怠,不久即得阿羅漢道,還度父母,及一切眾。

 

按:凡行一事,必先立其志。志願立定後,依願起行,此行方可成就。否則,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或者有願無行,其願必虛。所以《智度論》上說:「作福無願,無所樹立,願為導師,能有所成,譬如銷金,隨師所作,金無定也。」《大莊嚴論》亦云:「佛國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就,須要願力,如牛雖力能挽車,須要御者,能有所至」。

 

然而,世人間有立願起行,而行或有未克達其願者,是何故哉?此除願之不切,行之不力外,乃其人之福業不及也。即以念佛願生淨土為例,雖曰臨終十念,可得往生。若此十念不切實,間有容髮之散念,則休想如願以償。即使十念,幸得往生,亦非根行淺薄,少福少德者所能達成也。

 

所以《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是觀之,我人若欲行願圓成,固然首重切願力行,而平時見有種福之事業,當不可後於人也。

 

持平等心

 

從前有一位居士,常發願要見文殊師利菩薩。因此便不時的廣行布施,恤孤濟寡。每逢齋日,並齋戒沐浴,嚴淨壇場,敷設高座,種種供養,至心懇禮文殊菩薩駕臨壇場,以滿所願。

 

有一次,見壇內高座椅上,坐一老翁,不但邊幅不修,而容貌極其醜惡。豆大的眼眵,深黃的鼻涕,如弓的傴僂,似土的膚色,簡直形類夜叉,人鬼不辨。嚇得居士倒退一旁,將一顆虔誠心,頓成怔忪心。並自思念,我每敷高座,莊嚴壇場,皆願求文殊師利菩薩光臨道場,慈悲一現。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膽大包天,敢於上座。」遂走至座前,在氣忿之下便牽著老翁下座,並囑之曰:「請老翁自愛,下不為例。」老翁於毫無表情之下,立即悄然而去。

 

翌日,居士便淨備香花水果,往詣寺中,恭獻佛前,虔禮默禱曰:「弟子某持此功德,願現世得見文殊師利菩薩。」事畢返家,晚間就寢,便於夢中有人語言:「汝一向恭敬誠求,願見文殊師利菩薩。可是,汝見之而不識,當面錯過,還求於何處得見文殊?」居士曰:「我素來細心觀察,未見形影,究於何處得見,請君示知?」夢中人言:「日前汝嚴淨壇場,敷設高座,於高座上,坐一老翁,彼即正是文殊師利菩薩。」居士聞言及此,不覺周身急出大汗,自夢中醒來,遂向空中求乞懺悔。

 

按:這故事是說,修學佛法的人,要持平等心而待遇眾生。所謂一視同仁,無分彼此。要知道,菩薩的現化,是應機而示現的。如遇有以貌取人者,即示化醜惡的老翁。如遇有發心廣行佈施者,即示化著乞施妻兒,乃至頭目骨髓的人。其他如人與非人,菩薩皆隨類示現。所以《法華經》上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就是教我人持平等心的好榜樣。否則,你化了極大的虔誠心,而偶見不拘小節的菩薩現化,當面不識,實在惋惜,如再加以譏嫌,真是罪過。

 

一喜一憂

 

尊者舍利弗與長者須達,一同正在為祗洹精舍測量圖樣的時候,舍利弗忽然欣懌含笑。須達見而問曰:「尊者為何喜悅?」舍利弗答:「你為眾生請佛,而於此經營精舍,發如是大心,真了不起。要知道,善因必感善果,你既為佛造精舍,而今六欲天中的宮殿,業已為你成就。」說畢,舍利弗即顯神通,借慧眼令須達悉見六欲天宮。須達問:「六欲天中,何處最樂?」舍利弗答:「第四天(兜率天)中,少欲知足,恒常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中,法訓不絕。」須達曰:「我願生兜率天上,常聞佛法。」出言始竟,餘宮悉滅。

 

不一會,舍利弗又忽然憂愁滿面。須達問曰:「尊者為何而現憂色?」舍利弗答言:「你看這一群蟻子,自你於過去毘婆尸佛於此為彼世尊興建精舍時,這群蟻子即在此生活著,直至現在,已經九十一劫,猶未脫此形骸。」

 

按:人們的福德,是要從各人自身去培養(莊嚴)得來,絕非自然,更非僥倖所獲。你看長者須達,遠從過去毘婆尸佛即為彼佛建舍,一直至現在,猶為釋迦如來的精舍而大興工程,他這種累劫造福的發心與精神,不但修成累世為人間的大富長者,而未來尤上昇於兜率天宮,親聞補處菩薩的法音哩!

 

古德說:「人人知道有來年,人人當種來年穀;人人知道有來生,人人當種來生福。」有福德的積累,才有人格昇華的希望。眼看當前的眾生,不知種福,即使知道種福的,亦寥寥無幾,偶遇機緣,總要斤斤計較得失,脫不了勉強性,所以也就難怪末法的眾生福薄了。要知道,福經不起日久的薄下去,如一旦福盡而下墮的話,其苦難以言狀。猶如上面的蟻子,雖歷九十一劫,仍不能脫其形軀。如此福、罪、樂、苦的較量,何啻於雲泥之別,我人不可不慎之。

 

發心貴勝

 

從前有一已得阿羅漢果的老比丘,一日與小沙彌在路上行走,小沙彌替長老比丘擔著衣缽包隨其後行。這時小沙彌心裡在想,人生世間,無不受苦,雖有欲樂,只是曇華一現,就連這一點欲樂,亦是未來的苦因,要免去這些苦難,當修學何道呢?記得佛在經上,常讚歎菩薩行為勝,我今當發菩薩心,修學菩薩行。剛發此念,其師即已知他心之所思,於是轉過臉來對小沙彌說:「將衣缽包與我,汝在我前行。」小沙彌適在前行,復作是念:「菩薩道不易行,久處生死,受無量苦,求頭與頭,乞眼與眼,此事極難,恐非我所能成辦,不如早取阿羅漢果,疾得離苦。」是時師復知其所念,語沙彌言:「汝擔缽囊,還從我後。」如是三反,小沙彌怪愕異常,不卜是何緣故。心想師年耄狀,如小兒戲,方始令我在其前行,師負衣囊,不一會又令我在其後行,衣囊交我。反復如是,何其變太速。

 

前至一休息處,小沙彌遂合掌白師:「請問其意?」其師答曰:「汝三思發菩薩心,行菩薩道,是心最勝,諸佛讚歎。發如是心者,諸辟支佛尚應供養,何況乎阿羅漢?所以三令汝在我前行。不料汝發心不堅實,立發立悔,欲取小果,是心去我懸遠(因小沙彌尚未證阿羅漢果),所以三令汝在我後行。」小沙彌聞已,恍然警悟,私自念言:我師能知我心,諒必已取阿羅漢果,得六神通。今我一發菩薩心,即勝過阿羅漢道,況復成就。從今以後,我決發大心永不退失。

 

按:我們讀了這則故事,發心時當會捨小而取大,但不要以為一發大心即勝過二乘,而就此裹足不前,自以為在行菩薩行。要知道,菩薩行是要隨分隨力的行履實踐的,如空喊口號,虛發大心,是不能到達成佛的果實。

 

貧人數寶

 

從前某地方有個孤苦貧窮漢,一日出門去代人家做工。行程不久,忽於中途遇見一囊金錢,私自念言:「這大概是天仙憐愍我孤苦、貧困而此賜予。不然,坦坦大道,行人如織,怎會使我遇見這囊財寶。」於是心甚歡喜,就地而坐,將錢囊解開,一五一十的注意數之。數了一會,心想這次可使我轉貧為富,今後的衣食住等...。不但不要勞力去、仰仗於人,除開銷如願支配而外,尚有若干貯庫,不但我一生用之不竭,後輩子孫猶有享受。遂再低下頭來數之。猶未及半數,不料失錢的主人忽至,只好將錢如數歸還原主,各自分道揚鑣。這時貧漢心生悔意,早知如此,在拾得該錢囊時,即疾馳而歸,免得空生歡喜,如做了一場南柯夢一樣。貧漢越想越懊惱,到手的財寶,因一念之差,立即分文不見,而今而後,又落得依然故我,苦哉!

 

按:這故事的寓意:是說一類得遇佛法的人,只顧讀經學教,廣聞博覽,以為名聞利養而在研磨。一旦出人頭地,終日送往迎來,應付門庭。將所求得一點的出世佛法,用在世間的人情上面。從不有依教精勤修行,袪除煩惱求得解脫的意念。像這一類的人,欲求昇華,難如登天。忽爾三十夜到來,依然故我,到那時,悔已遲矣。如彼貧漢數寶,得而復失,自無絲毫的受用。

 

敬勸時下學佛的道友們,將日常不必要的瑣事,能放下的儘可放下,以學得一分佛法,來進修一分工夫。所謂:「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這才是自己的真實受用,其餘都是生死岸邊事,徒勞無益。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