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通議卷十
23/12/2016 06:39 (GMT+7)
此示行陰第一妄計二無因也!此先標其名。定慧堅住,故云:凝明正心。此想滅之相,天魔依想陰有,行陰乃見魔也!想陰既銷,便得精研行陰窮生類本矣!行陰已現則生元已露,然此生元通依七識,故云:圓元。以但見行陰就起妄計者,則墮二無因論。是知西天外道皆有禪定工夫,但不知八識,故起妄計耳!
楞嚴經通議卷九
21/12/2016 06:48 (GMT+7)
此下色界四禪十八梵天也!梵者:淨也!以此諸天不知真修無漏,但修欣厭禪,謂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名欣厭定,以為正因;此經專依斷淫而為次第,未得真修,故云: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而已。若淫心不動,於一切時想念俱無,愛染不生,謂不起愛心,已伏欲界惑,故無留欲界。

楞嚴經通議卷八
19/12/2016 06:11 (GMT+7)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楞嚴經通議卷七
17/12/2016 17:33 (GMT+7)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楞嚴經通議卷六
28/11/2016 06:50 (GMT+7)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佛教語言與漢語的融攝
——以“平常心是道”為例
25/11/2016 06:24 (GMT+7)
本文試圖以此為契入點,展開對“平常心是道”的辨析,從它的產生、原意及弘傳情況,以及傳統文化中對“平”與“常”的解釋情形,乃至,在佛教與傳統文化的交融過程中,佛教徒是如何利用了傳統文化?又為傳統文化服務的?並且用清單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

楞嚴經通議卷五
25/11/2016 06:15 (GMT+7)
諸佛先示迷悟同源,然後乃示觀相也!以阿難雨淚翹誠哀請之心極切,故世尊摩頂安慰而後告也!即時十方世界六種震動者:表破根本無明則六根翻破,故震動也!世界本唯一真,故云:普佛。微塵如來各有寶光同時來灌釋迦頂者:以表釋迦所說頂法與諸佛道同也!
楞嚴經通議卷四
23/11/2016 06:53 (GMT+7)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楞嚴經通議卷三
21/11/2016 06:04 (GMT+7)
此總徵六入本如來藏也!說者暨以六入為六根,謂根乃六塵所入之處;諦觀經義不然,以明言見精、聞性等,豈浮塵根而可擬哉?
楞嚴經通議卷二
18/11/2016 07:03 (GMT+7)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楞嚴經通議卷一
16/11/2016 06:50 (GMT+7)
《首楞嚴經》者,諸佛如來大總持門秘密心印,統攝一大藏教五時三乘,聖凡真妄、迷悟因果攝法無遺,修證邪正之階差、輪迴顛倒之情狀,了然目前如觀掌果;可謂徹一心之源、該萬法之致,無尚此經之廣大悉備者,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捨此別無開導矣!故判教者局於一時一教,豈非管窺蠡測哉?
律宗綱要
16/11/2016 06:43 (GMT+7)
問。若爾以何為定慧學。以戒學中盡一切故。

千手千眼
11/11/2016 06:26 (GMT+7)
 千手千眼──怎麼會有一千隻手呢?這是念〈大悲咒〉修行所證得的威德神通相。
佛說盂蘭盆經講錄
11/11/2016 06:12 (GMT+7)
竊以七月十五日,為僧自恣日,亦名佛歡喜日。因僧於四月十六日安居,修道三月,不及規過。是日證果者多,故佛歡喜。未證者各各恣意任人舉過,以便懺悔,佛亦歡喜。此等證果自恣悔過之僧,是真福田僧,供此僧之福,能離苦得樂,故歷來七月十五有盂蘭盆會。

密教“四歸依”淵源初探
09/11/2016 06:23 (GMT+7)
 “四歸依”是密教修行的重要程式之一,也就是說:在歸依三寶之前,就得歸依自己的上師,而且是要以身、口、意三業作完全的歸依和供養。這在佛教修學中是非常有特色的,在密教的修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四歸依”並不是密教產生時就有,而是後來慢慢地從“三歸依”發展起來的。
菩薩四法經典選輯
09/11/2016 06:16 (GMT+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已得無量善利,當求無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若未來世諸眾生等,發意欲求佛菩提者,當修四法。何等為四?一者、當發大菩提心,寧失身命,不應退轉;二者、應當親近善友,寧失身命,不應遠離;三者、應修忍辱柔和,寧失身命,不生瞋恚;四者、當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憒鬧。 

從“境解脫”到“心解脫”
07/11/2016 06:12 (GMT+7)
本文試圖透過更多的經證,說明心、境平等(甚至“境”先“心”後)的生態學,乃佛教經論的本意(注2)。也就是說,一個修行者,固然必須瞭解只有“心解脫”,才能“境解脫”;但也不可或忘只有“境解脫”,才有“心解脫”的可能。後者意味著外在世界的清淨無染──“境解脫”,乃是內心煩惱徹底掃除──“心解脫”的必要條件。
《藥師經》與現代生活
04/11/2016 06:27 (GMT+7)
甘露寺,是清朝玉琳國師所開創的一個道場,也是九華山至今保存木製徽派建築最完好的寺院之一。據說,當年玉琳國師在朝謹九華山時,在九華山北麓的半山腰上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

僧尼日常行事漫談
28/10/2016 06:30 (GMT+7)
在研讀《行事鈔資持記》、《重治毗尼事儀集要》等律學典籍時,發現其中對僧伽的日常行事都有詳細規定,很有現實意義。遂不揣淺陋,將之整理出來,供諸方同道參考。
略辨“愛自己的敵人”與“慈悲六道眾生”
24/10/2016 06:21 (GMT+7)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指出:所謂幸福,只是前一欲望已經滿足,而後一欲望還未生起的那一刹那間的感受而已。人的欲望如瀑流,是不可能有間隙的。這樣,便註定了所謂幸福的感受也是無常的,緊跟在無常後的就是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從這一角度來看,“愛”根本就是“苦”的源泉。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