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性三無性談唯識學的空有中道觀
03/03/2017 07:01 (GMT+7)
本文在辨析三性的基礎上,從三性、三無性的角度,分析、論述了唯識學的空有思想,並進一步論證了“非空非有”的唯識中道義。同時本文還將唯識的空有中道與般若中觀思想進行了簡要的比較分析,認為:在究竟本質上,唯識與中觀是完全相通的,但在具體論述的方式、方法卻並不相同,對某些問題存在一定的分歧。
《成唯識論》概觀
01/03/2017 06:25 (GMT+7)
《成唯識論》是玄奘三藏翻譯的,奘公遊學印度十七載,攜歸大量梵本,回國後,雖廣譯三藏典藉,然其主體在於法相唯識,而最能體現唯識思想的一書。就是《成唯識論》。

狄瑾遜詩風中的禪
27/02/2017 06:20 (GMT+7)
狄瑾遜(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國超越主義女詩人。她的超越主義是以神秘宗教經驗為基礎的,所謂神秘宗教經驗是一個人經過外在我潛入心內的內在我尋覓自己的心靈與神溝通,甚至成為神的一部份的心靈之旅。
禪家悟道因緣分類釋例
24/02/2017 06:58 (GMT+7)
禪家的修為,說千道萬,旨在悟道。為了悟道,禪師們往往歷盡艱辛,他們甚至還要經過一番“大死一場”的痛苦考驗,才能在那“山窮水盡”之際,見到“柳暗花明”的新境界。誠然,對於這種境界進行文字性的描述,畢竟如同霧裡看花,終似隔了一層,只有那些設身修習的禪師們,他們才能受用那種難以言語表述的禪悅。

禪與存有-王維輞川詩析論
22/02/2017 07:35 (GMT+7)
《輞川詩》的輯成與輞川別業的環境,在歷史上已極明確,但詩的精解及別業的旨義卻乏人深論。筆者以為輞川詩的美感來源及輞川別業營構的目的都與佛教有極深的關係。
金剛經的現代意義
15/02/2017 06:38 (GMT+7)
 佛教的經典,在中國翻譯流傳的有數千卷之多,而流通最廣、注疏最豐者,當屬《金剛經》了。《金剛經》屬般若系經典,《般若經》在東漢時期就已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盛行於教界。當時的中國文化界流行玄學,推崇老莊,崇尚虛無,與般若經典所說的“空”,表面上看去頗為相似。於是那些玄學者也就研究起般若經典來了。

神會禪師的悟境
13/02/2017 06:29 (GMT+7)
中國的禪宗,雖然由達摩祖師從印度傳入了「藉教悟宗」、「凡聖等一」、「更不隨於文教」的楞伽宗旨。但是,從唐朝淨覺所見的此宗傳承,自求那跋陀羅三藏,經菩提達摩、慧可、粲禪師、道信、弘忍、神秀等一共七位,撰成傳承系譜集一卷,名為《楞伽師資記》。乃是禪宗史上所謂北宗禪的漸修漸悟法門,還不是後世中國禪宗的風格。
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
03/02/2017 18:49 (GMT+7)
阿彌陀佛之所以成為阿彌陀佛,是因為他在修行菩薩道的階段,發了四十八個大願,最後不但修行成佛,也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救濟一切眾生。而敍述阿彌陀佛成佛的因緣,以及發願的願文,就是《無量壽經》的主要內容。

略論《大智度論》的淨土思想
03/02/2017 17:58 (GMT+7)
本文欲以《大智度論》的淨土思想進行較次第、推論、歸納,探尋出淨土思想與般若思想的內在聯繫。
《道次第》修學地圖
01/02/2017 06:31 (GMT+7)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兩方面。這些資訊固然使學人眼界大開,見識增廣,但同時也給修學帶來新的困擾。如果沒有能力對眾多學說進行處理,這種便利往往會令學人莫衷一是,造成思想理路的混亂。

略論道信及其禪宗思想
30/01/2017 18:31 (GMT+7)
中國禪宗是印度佛教漢地化的典型。它在東土演化的歷史,有過汲納揚棄,曲折變遷,方由涓涓細流發展成為浩浩湯湯。其中“東山法門”的開創,就是一個轉捩點,一個里程碑,標誌禪宗自此真正意義的成立。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18/01/2017 06:38 (GMT+7)
 《道次第》建構的修學體系,重點為上士道。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皆可視為上士道的前行。根據這一點,我對全論內容作了梳理,發現幾乎所有法門的修學都貫穿著菩提心。所以,學習《道次第》,須圍繞菩提心展開。

《菩提道次第》的修學要領
16/01/2017 07:23 (GMT+7)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發心開始的。學佛的要領,也在於如何用心。所謂修行,固然是對行為的修正,但關鍵還必須善用其心。所有的修行方法,歸根結底是用來幫助我們調整心行。如果不善於用心,即使遍學三藏、廣修道場、接引無量眾生學佛,也無法使我們抵達解脫之道,甚至可以說,和成就佛道了不相干。
酒•酒禍•酒戒
13/01/2017 06:12 (GMT+7)
酒,佛經中將它分為兩種,一為穀酒,由五穀所成;二為木酒,由草根果製作。簡而言之,它是用高梁、大麥、米、葡萄或其他水果發酵製成的一種飲料。  人類釀酒的歷史十分悠久。我國作為文明古國,早在殷商時期,喝酒就已形成風氣。

11/01/2017 06:22 (GMT+7)
 佛陀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可謂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往往讓學佛者望而生畏,不知從何下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千經萬論,說來說去,無非是要我們認清和解決一個基本而核心的問題――"苦"。
竺道生的“理”
09/01/2017 06:49 (GMT+7)
理佛性”是竺道生佛性思想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文考察為道生所表詮的理佛性的主要內容,從話語策略的角度分析“理”何以成為道生建構其佛性“本體”的基本概念,以及從原則上看“理佛性”作為話語策略的效應。

圓瑛法師“儒佛會通”思想略述
06/01/2017 06:42 (GMT+7)
 “儒佛會通”的觀念,當然不是圓瑛法師的發明。佛教傳入中國之初,為爭取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即有種種比附的說辭。而歷代高僧出家前,不少都曾受過儒家教育的薰陶,援儒入佛、以儒說佛、借儒弘佛可以說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金剛經》的初期大乘之特色
04/01/2017 06:06 (GMT+7)
大乘佛法的形式特徵就是在佛與阿羅漢之間有一勤求佛道的修行者——菩薩。可以說:菩薩的出現,使佛教展開新的局面,進入了初期大乘佛教時代。這是大約在西元前半世紀左右。

淺談“一心不亂”
02/01/2017 06:48 (GMT+7)
現在,修行淨土法門求生西方的行者非常多,但求生西方一心不亂是關鍵。本文試圖通過歷史的回顧,力求弄清“一心不亂”的意義與內涵、期限與時間及其與散心念佛的關係等問題,從而為淨業修行者提供借鑒,增添往生的希望與把握。
佛教戒律對現實的意義--關於戒律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思考
30/12/2016 06:54 (GMT+7)
幾年前,我就開始熱衷於關注全球生態危機與解救之方,今借此機會嘗試著運用佛教戒律精神對生態問題的貢獻進行展開,我希望有緣的讀者看後也能下決心一道來重建一個安樂的地球。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2 3 4 5 6 7 8 9 [10] 11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